欢迎访问数字图书馆! 登录 | 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>电子图书>音频

中国航空之父冯如

出版社: 北京教育出版社    ISBN:

45  总阅读量  |   1  总收藏量

评分:5 分

加入书签

  • 图书介绍
  • 图书章节
  • 读者评价

冯如(1883-1912)

留洋学艺,立志航空救国

冯如1883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一个农民家庭。12岁时,冯如随舅父前往美国旧金山谋生,在那里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城市,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。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:“尝谓国家之富强,由于工艺发达,而工艺发达,必有赖于机器。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。”经过10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,冯如终于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门技术知识,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。

这时候,发生了两件轰动世界也震动冯如的大事。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,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飞上蓝天。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并在我国东三省厮杀,中国人惨遭蹂躏。这两件事强烈刺激了冯如,冯如为祖国的不幸痛苦不已,他的“机器梦”破灭了。他发誓说:“是(指制造机器)岂足以救国者?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。誓必身为之倡,成一绝艺,以归飨祖国。苟无成,毋宁死”。他又说:“中国之强,必空中全用飞机,如水路全用轮船。”冯如成为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,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。

飞行大家-冯如

首飞成功,实现中华飞天梦

1906年,冯如开始收集有关设计、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,实施飞机制造计划。经过努力,1909年9月,冯如终于在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仅仅6年的时间内,造出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架飞机,命名为“冯如1号”。

1909年9月21日傍晚,“冯如1号”正式试飞。冯如驾驶着飞机,冒着强风,在美国一个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,围绕一座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,高度保持在10至15英尺之间。飞机飞行了一圈,航程约半英里,这表明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,能够顺利地进行操纵。冯如首次试飞成功,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。

在认真总结历次失败教训并吸收当时先进经验后,冯如率助手在1911年1月又研制成功了一架新型飞机,命名为“冯如2号”,并于1月18日试飞成功。这次飞行历时4分钟,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。当地报纸惊叹“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”。随后,冯如又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,其最高时速为104千米,飞行高度达200余米,性能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。

总体评价

您的评分:

会员头像

共有 1 条评论

  1. 管理员 2021-10-18 08:56

    缅怀先烈

    1F
1.982708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