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图书介绍
- 读者评价
「音频解读书,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,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。」 推荐语: 唐德刚“历史三峡论”集大成之作,中国近代史必读之书,亦庄亦谐的语言将一段青黄不接、动荡飘摇的黯淡岁月娓娓道来! 内容简介: 这本书原是海外史学家唐德刚教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“导论篇”,后经不断增删和改写而形成了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。全书由“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”、“太平天国”、“甲午与戊戌变法”、“义和团与八国联军”、“袁世凯、孙文与辛亥革命”五部分构成,极富历史震撼和可读性。 作者简介: 唐德刚(1920―2009),原籍安徽合肥。国立中央大学(重庆)历史系学士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(纽约)硕士、博士。曾先后任职于省立安徽学院、哥伦比亚大学、纽约市立大学,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。著有《袁氏当国》《段祺瑞政权》《李宗仁回忆录》《胡适口述自传》《胡适杂忆》《史学与红学》《书缘与人缘》《五十年代的尘埃》《战争与爱情》等,作品包括历史、政论、文艺小说多种,及诗歌、杂文数百篇。 犀利金句: 1.写历史的目的是保存一段历史的真相,传之后世,警惕将来。历史家应该实事求是、心平气和。他不应为某一时代的喜怒哀乐所局限而笔端常带感情。 2.我们读历史、写历史,都应观其多面。窥豹之一斑、摸象之一块,便说教终身,强人从己,那就无啥学术之可言了。 3.在我国冗长的历史里,“外患”往往都是偶发的;而“内乱”则多为历史的“必然”。 观点总结: 唐德刚的“历史三峡论” 历史是条长河,永远向前流动。在历史的潮流里,转型期是个瓶颈,是个三峡。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,就是两千年一遇的“社会文化大转型”现象,其间死人如麻,痛苦至极。不过,不论时间长短,“历史三峡”终必有通过之一日。从此扬帆直下,随大江东去,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…… 晚清七十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。 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文化转型中,晚清七十年作为其前半部分经历了三个阶段。如果把它比作一场接力赛跑,则跑第一程的是李鸿章,在洋务运动中把北洋舰队搞到了全球前八名;接过老李的棒跑第二段的是康有为,虽是个短跑健将,但百日维新跑得太急,跌了个大跟头;接下来跑第三段的是孙文,他跑得更急,武装革命推翻帝制、建立民国,但面对的问题仍然一大堆……
总体评价
您的评分: 分
共有 0 条评论